對于患骨質疏松癥的絕經后婦女,每年單純靜脈輸注1次密固達(唑來膦酸)可減少骨轉換,增加骨密度。根據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Black等完成了一項多中心、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、3年期臨床試驗,評價了每年輸注1次密固達(唑來膦酸)對于骨折風險的影響。并把密固達(唑來膦酸)的研究結果發表在N Engl J Med上。
研究對象分成2組,試驗組3889人(年齡中位數為73歲),分別在第12個月和第24個月接受1次15分鐘靜脈輸注密固達(唑來膦酸)5mg治療,對照組3876人,分別在第12個月和第24個月接受安慰劑治療(無使用密固達),所有患者均隨訪到第36個月。主要研究終點是新出現的椎骨骨折(在同期并未服用其他骨質疏松藥物治療的患者中)和髖部骨折(在所有患者中)。次要研究終點包括骨礦物質密度、骨轉換生化指標以及安全性結果。
研究結果顯示,與安慰劑相比,使用密固達(唑來膦酸)治療3年可減少70% 形態學有改變的椎骨骨折(試驗組3.3% ,對照組10.9% ; RR,0.30;95%Cl 0.24~0.38),減少41% 的髖部骨折(試驗組1.4% ,對照組2.5%;危害比,0.59;95%Cl0.42~0.83)。非椎骨骨折、臨床骨折和臨床椎骨骨折分別減少了25%、33% 和77% (均P<0.001)。密固達(唑來膦酸)同時也可明顯增加骨礦物質密度和骨轉換生化指標。不良反應有腎功能改變,2組相似。但嚴重房顫在密固達(唑來膦酸)治療組更常見(50例比20例,P<0.001)。
研究人員由此認為,每年輸注1次密固達(唑來膦酸)在3年內可明顯減少椎骨、髖部和其他部位的骨折風險。密固達(唑來膦酸)有利于治療婦女絕經后的骨質疏松。